共执行 46 个查询,用时 3.343002 秒,在线 390 人,Gzip 已启用,占用内存 3.263 MB
© 2005-2025 7天买菜网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ICP备案证书号:豫ICP备19017493号-3
主要价值
食用价值
化学成分:块茎含蛋白质1.75~2.3%、淀粉69.6~73.7%、灰分1.17~1.68%、脂类0.47~0.68%、钙0.059~0.169%、磷0.113一O.274%、铁0.0042~0.0050%,维生素C和A的含量甚少,但含维生紊B、B2(即核黄素)较多。煮、蒸、煨、烤、烧、炒、烩均可。最常见的做法是把芋艿煮熟或蒸熟后蘸糖吃;芋艿烧肉或将芋艿切成丁块,与玉米掺在一起煮粥。应注意的是,芋艿含较多淀粉,一次不能多食,多食有滞气之弊,生食有微毒。在东南沿海一带,有中秋吃芋艿的习俗。相传明朝年间,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,百姓深受其苦。戚继光受命抗倭,取得很大胜利。中秋这一天,戚家军在营地里欢度中秋。半夜里倭寇偷袭,将戚家军围困在山上,断其粮草。数天后,士兵们只好挖到不少野芋艿,煮后很好吃,但不知其名。戚继光说:“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,就叫它‘遇难’吧。”一天夜晚,戚家军饱餐“遇难”后奋勇突围,将倭寇全歼在睡梦中。此后,东南沿海人民在过中秋节时,都要吃糖烧芋艿,以志不忘民族危难和戚继光的抗倭功绩。时间一长,“遇难”便渐渐变为了“芋艿”。[1]药用价值
性味甘辛,平。①《别录》:“辛,平,有毒。”②陶弘景:“生则有毒,性滑。”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冷。”④《滇南本草》:“味甘麻。”归经:《本草求真》:“入肠、胃。”主治消疬散结,治瘰疬,肿毒,腹中癖决,牛皮癣,汤火伤。
相关记载 出处 原文 《别录》 主宽肠胃,充肌肤,滑中。 《唐本草》 蒸煮冷啖,疗热止渴。 孟诜 浴去身上浮风,慎风半日。 《本草拾遗》 吞之开胃,通肠闭,产后煮食之破血,饮其汁,止血、渴。 《日华子本草》 破宿血,去死肌。和鱼煮,甚下气,调中补虚。 《滇南本草》 治中气不足,久服补肝肾,添精益髓。" 《医林纂要》 行水。 《本草求原》 止泻。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 生嚼治绞肠痧,捣涂痈疡初起,丸服散瘰疬。 《中国药植图鉴》 调以胡麻油,敷治火伤,开水烫伤;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,可除去。用法与用量:内服:煎汤,2~4两: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宜忌 出处 原文 陶弘景 生则有毒,莶不可食。 《千金食治》 不可多食,动宿冷。 《本草衍义》 多食滞气困脾。
用户名 | 购买数量 | 购买时间 | 订单状态 |
1***5 | 1 | 2014-09-13 20:23:18 | 成交 |
l***7 | 1 | 2014-09-09 18:42:27 | 成交 |
l***7 | 1 | 2014-08-24 20:50:29 | 成交 |
z***0 | 1 | 2014-07-29 21:26:17 | 成交 |
刘***源 | 1 | 2014-07-26 13:59:03 | 成交 |
好!
好!
好!
好!